速录师必须恪守的速录工作流程 |
发布日期:2010-11-3 10:49:0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18818 页面功能:【字体大小:大 中 小】 |
一、速录前准备 1、常规性准备 (1)作为一名速录师,必须经常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在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2)平时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和外语水平,增强写作能力,以便更好地将口语转变为书面语。 (3)“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经常锻炼记录速度,力争做到精益求精。 (4)结合业务的需要,平时注意将词库中没有的一些专业词语随时补充到个人词库中,并对一些常用内容进行自定义略码,以提高工作时记录的速度和准确率。 2、会议前的准备 (1)会议前速录师一定要明确会议对速录的具体要求;要认真收集和阅读与会议相关的文件,熟悉专业术语,提前自定义临时略码;仔细检查速录设备。例如,电池电量是否充足、信号线、电源线接口是否有效;必要时还要提前勘察速录现场,确定速录位置、安装速录设备等。 (2)速录席的安排。要按照会议要求来安排速录席的位置。席位要选择光线明亮,能清晰地听到发言人讲话的地方。报告会、记者招待会,最好坐在主席台的前方,以便于看见发言人的表情和手势,在发言声音较小时,通过看口形把讲话内容速录下来,同时还可以把握整个会场的动态。如果是座谈会,一般应坐在主持人或召集人的身边,因为主持人对参加会议的人比较熟悉,速录师可以随时询问发言人的姓名和单位等。 速录席的桌椅要平稳,高低适合,以保证速录师能够长时间工作而不至于太劳累。 (3)会议记录的格式。无论做哪种会议速录,都应在会前把会议记录的基本格式确定下来:如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主持人、出席人、速录师的名字等。如某项会前不能确定,会后要及时补充完整。 二、信息的采集 1、采用“音本位”方法记录。记录时以“音”为基本单位,对语言信息做全面的采集,这一方面要求速录师要具备高超的听录速度,根据对声音信息的理解,实时对同音词进行辨识,以提高记录的准确率。正确的做法是一边采集信息,一边同步进行简单的整理,尽量使速录文稿有条理,层次分明,为事后的整理奠基基础。 2、采用“句本位”方法记录。如速录师的记录速度达不到与语音同步的水平,一般应采用“句本位”的速录方法。即在听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语音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后再速录下来。而不能采用“追音记”的办法,听到一个音速录一个字,这样做的话,速录的内容会支离破碎、语无伦次,会后也很难整理出来。 对发言人的引用内容,自己很熟悉,可在速录过程中把开头和结尾的部分采集下来,中间的内容用省略号省去,待会后补充。 3、数字的处理。数字的记录是速录中的一个难点,因为数字不像文字,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联想分析出来,或根据关联词语补充出来,即不一定要有文必录。而数字就不一样了,掉了一个字都很难回忆得起来。比如说本来是四位数,由于没有听清楚或手误,把数字记颠倒了或干脆就少了一位数,那是很严重的事情。对此必须苦练基本功,才能做到反应迅速。对于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字,一般建议使用中文小写数字记录。如“5000”记为五千;“100500”记成“十万零五百”等,既简捷、直接、快速,又不影响信息的准确率,待会后再整理成规范写法。 4、未听懂信息的处理。一个受过良好训练、专业技能和知识积累深厚、经验丰富的速录师,一般听不明白语言信息的情况不多。具体听不明白语言信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便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速录师,如果发言人的语速过快、发音不准或速录师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产生疲倦及现场环境等原因,都会导致遗漏信息,甚至遗漏掉整句话。 遇到这种情况,速录师要沉住气,用深呼吸等方法调整情绪,树立信心,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迅速回到速录工作状态中来。对一时还没有理解的字词,可先把音记录下来,有误差也不要管,很可能由于多听和语境的原因,过一会儿就理解了,会后用速录软件“查找 替换”的功能,进行全程替换。 以下几种具体情况的处理: (1)人名、地名、数字、时间以及一些专业术语属于关健词,往往是比较重要的,速录时这种信息不能遗漏。如果由于发言者语速实在太快而记录不下来,要临时做一个标记,事后弄懂补充。对一些常用的数学和物理、化学等专业方面的符号,速录机无法实现符号原样表达时,可只记词义,如“≠”可以记为“不等于”等。 (2)遇到发言人在报告中使用板书、图表或放映幻灯片时,要尽可能在括号里用语言描述、并标注出来,如“见图表”。在讲解图表里的数字等信息时,也要尽可能地记录,能记多少就记多少。 (3)减少误码率。遇到发言人语速特别快,反应跟不上,语录慢,错误率高属正常现象。此时一般要采用按音采集,不要管是否来得及对同音字词的选择和处理。事后,通过查键位的方式一般是能够联想出来错在哪里的。 三、录后工作 1、文档整理。文档整理,从具体意义上说,是指对速录后的文档进行同音字词的查找与替换,对速录工作中的手误进行修正,对遗漏的信息根据短时记忆进行回忆补充;从总体意义上讲,主要是对文字信息从词语切分、标点符号、布局谋篇、段落层次、表达色彩、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去检查整理,以达到准确、通顺、达意、又能体现讲话人的语言风格。 (1)在回忆发言人所讲内容的基础上,粗略通读一遍速录所形成的文稿,了解其发言大意。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尽可能立即找发言人进行询问,在整理时予以及时修正,以保证整理的质量。若一时无法找到发言人,对自己拿不准的,一般应予注明,非常重要的内容,事后需要将文本提交本人进行核实。 (2)整理速录稿时,要始终忠实原意,绝不能为单纯追求语句的通顺,而使讲话的原意受到任何影响。速录师也不能在文稿中掺杂个人的观点和色彩。 (3)遣词造句、语法修辞方面的修改与整理。可以从词义和词类两个方面去检查,词义是否混淆,词类是否误用;句子语病方面,可以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句式杂乱、词序颠倒、自相矛盾、分类不当等方面,去逐一进行检查修改。 修改的具体方法:“删、补、换、移”等。删,就是删除多余的或错误的词语,使句子简明;补就是补充句子残缺的成分,使句子完整。另外,对能够体现发言人意思的体态语,也要注意补充并加以注明;换就是替换有关词语,使用词更加恰当;移,就是调整词语的位置,使语序更符合语法逻辑。 但速录文稿的语病修改,与传统意义上的病句修改有所不同,一般要求保持文稿原貌,“多就少改”,就是把速录文稿的病句改正确、改通顺,并不要求改得多么生动,要避免大删大减,力求保持发言人的原意和风格。 2、文件输出。速录文稿修改后,通过文字处理应用软件进行编辑排版。具体为设字体、字号、字体修饰,增加页眉、页脚、插入页码、脚注、尾注等。最后,打印输出文稿。 3、保密措施。由于速录工作的性质和速录岗位的特点,速录师涉密较多,有的是国家机密,有的是商业机密,在一些敏感性会议上,往往还会有一些记者想方设法追着速录师,希望挖掘到一些“内部消息”,或设法拷贝速录文档。但作为速录师,要恪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规、条例和相关服务合同条款,不向外界泄露任何不应透露的信息,以免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和影响。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加强组织纪律观念,洁身自爱,不谋私利。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保密法》,做到不该说的秘密绝对不说。 (2)只对受服务者负责,未经授权许可,不能向第三方提供任何部分的电子文档或纸质文档。 (3)对于不公开的会议记录文件,严格控制知情范围,速录服务结束后,如无服务对象的特殊要求,应立即将文件从硬盘、软盘上删除,个人不得私自复制和留存,甚至引用记录的部分内容。 (4)在私人通信、笔记、电话中不涉及服务对象的秘密。 (5)不在互联网上处理和传递载有服务对象秘密的记录信息,个人不存放载有服务对象秘密的软盘、移动硬盘、U盘、光盘等媒体介质。 (6)修改、整理涉及服务对象秘密文件时应在保密室内进行,并严格控制知情人的范围。 (7)工作结束后,应将计算机、速录机、打印机、存储设备(软盘、移动硬盘、U盘光盘等)存放于文件柜内,并加密锁好。 (8)保密会议结束后,仍有履行保守秘密的义务。 (9)速录用的计算机等相关设备,不得外借给他人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