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自动化的里程碑——亚伟中文速录机 廖 清
由中国文献信息速记学会理事长唐亚伟教授发明的亚伟中文速录机诞生于 1994 年。该产品已申报国家专利,通过劳动部的职业技能鉴定,被确定为’ 96 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科委推广成果;并获得’ 95 中国“火炬杯”金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国家有关领导的重视与肯定。 汉字输入问题是电脑应用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而对于办公自动化来说,使用电脑进行高速的中文文字信息处理又是必须的,所以,汉字进入电脑也必须适应电脑的高速度。由于亚伟中文速录机满足了“办公自动化”对汉字输入的高要求,因此,它完全可以作为现在通用的各种汉字输入方法的替代方法使用。它的出现,将彻底改变我国办公自动化的现状,提高电脑的应用水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其成为我国办公自动化的里程碑! 要让语言文字进入电脑,可以通过“键盘输入”、“文字识别”、“手写输入”和“语音识别”等等方式。“文字识别”只是一种转录,对于在管理工作中唱主角的大量的原始信息是不可能采用这种方式的;“手写输入”更是没有能提高什么效率(如果能识别速记符号,那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汉字输入方式);“语音识别”虽不是什么幻想,但是距“听写”实用阶段尚远。所以“键盘输入”仍然是目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对长的时间中的一个主要的应用最广的方式。但我国汉字结构复杂,“键盘输入”确实是一个难题。七十年代以来,为了汉字进入电脑,许多能人志士群起研究,陆续出现了许多“汉字编码”方案,有音码、形码、音形码、形音码,多种类型的编码,不下数百种;尽管问题还不少,但总的来说,是解决了这一“瓶颈”问题,把汉字输进了电脑。 汉字虽然进入了电脑,但是这些输入方法对中国人来说,是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掌握、经过训练才能应用自如的技能。在这一个点上,我国同西方有很大的区别。 在西方,由于使用的是拼音文字,拉丁字母键盘与机械打字机的键盘键位的分布与排列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西文的电脑键盘输入是一种本能,因此,其办公自动化的水平与普及程度是很高的,推广也相对容易的多。 在我国,由于情况的特殊性,能够熟练操作电脑键盘进行汉字输入的人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许多人学习了一种输入方法,但是应用起来速度难以提高,将将比手写汉字高一点甚至还超不过手写汉字的速度;有些人虽然达到了一个较高的速度,但是工作在那个速度下劳动强度非常高,她们多数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如腱鞘炎、肩周炎等,即便如此,也还是不能适应高速度与高效率的要求。 再看看这些众多的输入方法:有的记忆量大,学习难度相应也大;有的记忆量小,学习难度相应也小,但是绝大多数人的速度提高不上去。而且这些汉字输入方法都说“能够达到 200 字以上”,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样的速度几乎只出现在赛场上,并且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以后才能达到。如果一种汉字的输入方法只能是少数“天才”才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自如的,这种方法就不可能同时具备大众性与实用性,既能够普及,又能够比较容易地达到一个公认是比较实用的速度。而在我们的办公室里,文字处理量是相当大的,所以办公自动化首先是能够高效率地用电脑处理这些汉字信息。由于受到上述汉字输入的现状的限制,这一点很少能够做到。这也是我国办公自动化水平长期以来仅仅停留在办公设备的更新上的根本原因。 我国目前的办公自动化,可以说是少数人的办公自动化——大多数人不会电脑,大多数会电脑的人不会或不能够方便地输入汉字,能够相对方便地输入汉字的人又大多数只能满足自己的应用需要,不能给大多数人提供真正自动化的服务,连最起码的“无纸化”办公都作不到! “无纸化”办公从信息处理角度上讲,是办公自动化的基本要求或者说是办公自动化的直接效果。在西方,人们只要在电脑的键盘上敲击就能够实现比手写快得多的速度,“无纸化”实际上只是从机械打字机到电脑键盘的更换;我们就不那么简单,只有少数人能相对轻松地摆脱纸和笔,享受“无纸化”办公。在我国要想实现“无纸化”办公,首先要求汉字输入的大众化问题能够彻底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要求:一是轻松,二是好练,三是易学。 “轻松”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生理上的轻松主要是操作时不容易疲劳(当然是以一种实用的工作速度操作)。心理上的轻松主要是操作时对思维没有什么干扰(当然是在基本熟练的情况下)。从方法论的角度讲,达到这个要求需要有一种方法能够大大地减少击键的次数,并且没有什么人为的编码规则,最好是采用音码方案。 “好练”主要是指基本上掌握以后能够通过实践很快地将速度提高到一个实用的水平。同样从方法论的角度讲,达到这个要求需要有一种方法能够使普通的人能达到的“慢速度”本身就是十分实用的速度(起码超过手写速度一倍以上)。 “易学”自然是原理要简单,记忆量要小,普通人都能够很容易地掌握。 显然,上述基于拉丁字母键盘的众多的汉字输入方案基本上都没有达到这三个要求。这不能完全说成是编码方案的缺点,因为有许多编码方案本身是十分优秀的。比如有的方案将汉字的字元(字根)数目精简到几十个,且都是基本的偏旁部首,符合汉字的结构规律;编码时又将部首的读音与拉丁字母对应,符合人们的记忆规律;编码的规则也很简单,只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够理解,学习起来并不困难。还有的编码方案能够在经过刻苦训练后实现每分钟 180 字的听打输入。但是一般人的速度仍然是难以提高,其原因何在呢?根本原因是,拉丁字母键盘本身就不是为了输入汉字而设计的,编码再优秀,也要受到它的局限。退一万步说,既使是一字一键,每分钟 200 字(各种输入方法所宣传的速度)也要击键 200 次,平均一秒钟要击键 3-4 次,这对一般人来说并不十分容易,更何况一字一键的编码实际上并不存在(当然有“平均码长” 1.5 键的,但那也是在记忆了大量的简码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只有设计一种专用的键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汉字输入难的问题,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的办公自动化。亚伟中文速录机就是这样一种专用键盘。 亚伟中文速录机的整个键盘分为左右两个部分,键位码左右对称,两边完全一样,保证双手并击一次各出一个完整的音节码,代表两个汉字。而一般的人很容易在一秒钟完成两次击键动作,也就是说可以很容易地在一分钟击打出 240 个代表汉字的音节码。 亚伟中文速录机输入汉语的方式,采用我们最通行、最易学的“拼音输入法”,以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为依据,以普通话为标准,制定出 21 个声码、 34 个韵码,声韵相拼,形成 400 多个音节,作为“亚伟码”的基础。一般的人,只要接受过五年的义务教育,肯定掌握了标准的汉语拼音,并能够说或听懂标准的普通话——这就具备了学习亚伟中文速录机的基本条件,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其原理并掌握其编码方案。 亚伟中文速录机的键位安排十分适合两手十指的活动区域范围,在操作时最大限度地缩小了手指运行的空间和行程让相应的手指很便捷地同时按下几个键,不仅速度快,而且出码准。用这种简便精巧的键盘,左右两手同时操作,多键并击,十分轻松愉快,不易疲劳。 学习亚伟中文速录机的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指法感觉的训练过程和码形码位的熟练过程。假设每一个音节码经过 1000 次认真地击打练习就能够达到“条件反射”,并且平均每 2 秒钟完成一次击打练习,那么,在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轻松地完成一个音节码的练习。如此计算,一个人只要通过 400 多个小时的练习就可以熟练击打所有的音节码。“熟练击打”的含义,对于亚伟中文速录机来说,意味着速度不会慢于每分钟 200 字!亚伟中文速录机的易学、易练性昭然若揭。 亚伟中文速录机在办公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首先,是听打。由高级速录人员将听到的语言信息,用亚伟码录入到速录机,速录机立即将亚伟码传送给电脑,通过“译码、编校系统”译成汉字,储存起来变成磁盘信息或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变成文字信息或通过投影设备投向屏幕变成视觉信息。 亚伟中文速录机的听打记录(电脑速记)是办公自动化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领导口授(起草)文件、会议记录、谈判记录、审讯记录等等都因此而变得现实起来。有了速录机,哪怕是日理万机,也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有专业速录人员帮忙,甚至远在万里之外的办公室中操作速录机,您就能随想、随说、随录、随改、随签、随发。企业乃至社会上都将有大大小小的速录服务台,所有的人都能利用先进的通讯手段(电话、传真机等),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办公自动化”,这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一种时尚。 其次,是看打。由专业速录人员将看到的原始的文字稿件中的信息用亚伟中文速录机输入电脑,经过编校,或通过打印机打印、或通过通讯线路传送出去。 亚伟中文速录机的高速看打录入是解决办公自动化过程中大量原始文字信息资料整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大量的文件、档案、资料、函电等等都可以因此而高效率地进入电脑,使电脑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尤其是需要大量文字录入的场合如出版社、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档案馆、图书馆等等都将因此而使工作效率成倍地提高,使用速录机必然成为一种时尚。 再次,是想打。由掌握速录机的普通人员将头脑中正在思考的信息,用速录机记录下来,边想边录,轻松而随意。 亚伟中文速录机的想打是向所有需要自己进行汉字输入工作的人敞开大门的一条捷径。从电报到电话到移动电话,随着通讯手段的发展,使人们彼此之间虽远隔万里却似近在咫尺;从打字机到电脑打字机再到亚伟中文速录机,随着信息处理手段的进步,使人们的思维虽稍纵即逝却能长久保留。作家、翻译家、记者、编辑、文职人员、秘书、电脑爱好者都能“乘着思维的翅膀翱翔”,再也不可能让笔所束缚,更不能让拉丁字母所束缚。“换笔”将再一次走近我们每一个人,而且是实实在在地使我们每个人都受益。亚伟中文速录机最终将能够圆大众的“换笔梦”,使用亚伟中文速录机必将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新时尚!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办公自动化也随着亚伟中文速录机这一划时代产品的问世而终将彻底实现,亚伟中文速录机不愧为办公自动化的里程碑。
作者简介 廖清先生 北京市速记协会培训中心校长 北京市速记协会副秘书长 北京晓军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部主任
|